其他

为什么圣诞节越来越热闹?

2016-12-20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大街上的圣诞味越来越浓,而圣诞节的核心不是圣诞老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因此圣诞节前后称为光明的季节;圣诞老人其原型是土耳其的一位好心主教,每当平安夜就会偷偷的把圣诞礼物放在穷人家的门口,第二天穷人家的孩子就惊喜的收到礼物。圣诞节顾名思义,是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作为中国基督徒来纪念耶稣的诞生当然无可厚非。

然而,整个过程和基督教与基督徒的关系不大,圣诞节等中式西方节日更多的是后殖民主义和消费主义合流之后的产物,在共同制造这一节日文化的过程,消费者和商家都是符号传播载体,而基督教不过是提供了原始的文化符号而已。后殖民主义理论继承于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欧洲殖民体系的历史叙事以及在空间话语造成的文化现象的理论,其中关注比较多的是文化身份的问题,比如黑人的身份政治。后殖民主义理论具有十分强烈的政治取向性。在后殖民主义秩序中,第三世界国家被西方中心话语秩序单一叙事建构成象征符号的“他者”而处于主体性缺失状态,西方世界掌握着文化话语主导权,通过把文化和审美符号“编码”给第三世界国家,在文化和审美秩序上建构自身合法性,仿佛欧美文化天然比其他文化更具有正统性和优越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则处于文化秩序的低生位,自身主体性后殖民叙事中被忽略。我们自身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标准是被西方中心话语重构过,我们自己并不掌握话语秩序的主导权。于是,欧美的文化具有天然优越性,欧美的价值观仍是世界主流价值观,欧美的生活方式仍然是其他国家的中产与小资阶层积极模仿的对象,欧美的审美和时尚仍然是世界主流,欧美国家的品牌仍然具有高端价值属性。这就是我们日益热衷于这些西方舶来品的主要原因。 

同时这些节日的流行离不开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建构。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物品的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通过对符码的差异性操作,人们可以毫不指涉真实世界的意象,而仅仅通过拟像和仿真就可以建构出世界的全部。现代公共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加快了信息要素的传递速度,并引发了公共场域的变革,加快了消费主义文化对社会的全方面渗透。消费主义通过文化工业贩卖价值观念并制定某种具有强迫性的文化标准,通过公共场域将消费符号进行快速扩散开来;人们通过消费商品的方式来获取赋予商品以交换价值的消费符号,利用消费符号建构自我个性和身份,通过种种消费行为塑造出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并通过以此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公共场域产生群体认同和身份归属,形成价值观共同体。


生活在商品消费社会的人类长期沉浸于消费带来的持续兴奋与虚假满足当中,人们被文化工业制造的虚假的需求驱动,不断追逐着各种消费商品。最终会产生“你就是你所消费的商品”的奇怪现象。而在共同制造圣诞节这一消费节日的过程当中,消费主义通过对圣诞节文化符号的差异性运作和包装生产出商品符号价值,并利用话语权将圣诞文化符号在公共场域以制造话题讨论的方式进行快速扩散流行开来。在所有环节中,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符号来源,消费主义提供驱动力,文化工业提供了符号价值制造手段,公共场域提供了传播场所;而商家出于牟利目的进行积极宣传,而消费者出于对西方文化价值和基于商品的消费符号价值的认可,主动购买商品获取基于商品的文化符号价值或在公共场域无意义地传播圣诞文化符号,商家与受众在此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充当了消费主义文化符号的传播载体。

这是消费时代的狂欢,许多流行文化现象都是类似如此的套路。如果哪天伊斯兰文明发达起来,开始掌握世界秩序主导权了,换成开斋节或古尔邦节也毫无违和感。



文/知乎

编辑/郑丽君、肖力源、瞿瑗、李佳航、江文、刘恒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